热热热,夏天真热啊,空气是热的,衣服是热的,连风扇吹过来的风都是热的。爸爸下班,顶着炎热的太阳回到家,抱起在门口迎接他回家的宝宝,还没来得及和孩子问好,就迫不急待地将空调温度调低,拿出冰箱里切好的西瓜,和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大快朵颐。瞬间,凉爽的感觉就从嘴流到了胃里。 此时的妈妈呢,从厨房端着做好的菜出来,看到沙放上放纵的父子俩,无奈地摇了摇头,忍着怒火,一把关掉空调,朝着爸爸埋怨到:你倒是凉快了,孩子也有样学样。咱家孩子体质弱,不能吹那么冷的空调,还吃冰西瓜,等下感冒了怎么办? 怎么样,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夏天那么炎热,空调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但是孩子会不会承受不住,会不会就生病了呢? 其实,如果咱们父母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和需求,了解吹空调的好处和坏处,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孩子是可以安心吹空调又不生病的。
夏季适当开空调可以降温消暑
“暑”是夏季的主气,暑热高温,让空气和呼吸都变得灼热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会很不舒服,动不动就出汗,浑身黏糊糊的,一天要洗几次澡才舒服,甚至连晚上睡觉都会被热醒。大人如此,更别提小孩子了。 因为小孩子脏腑娇嫩,抵抗力较差,暑湿邪气容易侵入皮肤,可能会长痱子;也容易入侵脾胃,造成湿困脾胃,引起孩子的厌食、积食等肠胃问题。此外,《灵枢》中提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意思是,夏季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容易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的状态。而且天气越热,汗出越多;汗出越多,带走的身体水分越多,就会损伤身体的阴津;同时大量出汗消耗身体大量的阳气,又会造成身体阳气的亏损。 这样一来,小孩子就容易汗出过多,伤阴伤气,即表现为“伤暑”。具体的症状有,心烦胸闷,头晕目眩,面赤红,口渴喜饮、尿少短赤,气短乏力等。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人为来干预外界环境了。帮助孩子避开暑邪,减轻汗出过多的情况。夏天开空调就是常见的办法,空调的冷空气能起到短暂降温消暑的作用。所以该开空调还得开,尤其是在伤暑的时候。
但别让孩子过度依赖空调
很多妈妈都知道,小孩子对身体的一些“舒适”体验没有什么抵抗力,喜欢怎么高兴怎么来。比如,夏天天气热打水仗、吃冰淇淋没有节制,妈妈制止也没有办法,一不小心就容易因为过度贪凉而生病。 过度依赖开空调也是如此。长时间处在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里,大人觉得刚刚合适的温度,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过度贪凉”。“凉快”变成“寒冷”,寒冷邪气侵害小孩的皮肤腠理,就可能引起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拉肚子等病症。
另外,空调机的风管、吹风机等地方很适合细菌病毒生存繁殖,如果孩子过度依赖吹空调,也容易遭到这些细菌和病毒的侵犯。
还有的孩子,呼吸道过敏,对空调就比较敏感。空调吹出的风会使得空调过滤网上的灰尘和其他室内过敏原搅动起来,孩子吸入这些过敏原后就很容易发病。当然,突然吸入冷空气也会使原本有呼吸道过敏症的孩子气道收缩,诱发出过敏症状。 所以,我们给孩子使用空调的时候,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1.定期检查、清洁空调,多开窗通风加强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空调器的过滤膜,并及时清洗更换。安装空调的房间要防止空气污染,定期开窗换气。这样可以避免室内滋生过多细菌和病毒等邪气。
2.温度调至适宜孩子的温度使用空调时风力不宜过强,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站在送风口下。 给孩子吹空调时,适当穿轻薄的长袖长裤,避免冷风直吹身体肌肤。 孩子外出前半小时,最好将空调关上,打开窗户,让室内通风。孩子回家半个小时前打开空调,温度设定低一些,使室内迅速降温,等孩子进入室内,再将温度升高到27℃~28℃,这样室内外温差不会太大。
3.注意加湿长时间开空调,室内湿度会降低,对孩子容易出现眼干眼痒,鼻干鼻燥的问题。这时候,妈妈可以在房间里放一盆干净的清水,每天更换,比加湿器好用。
4.保护好孩子易受寒的部位孩子在开空调的环境中入睡时,妈妈要用小被子盖好胸口和肚脐,避免冷空气直吹这两个部位。 这是因为胸口有“天突穴”,是守护肺系的要穴。如果天突穴受寒,寒气就会侵害肺系,孩子容易发生咳嗽、外感等呼吸道疾病。
肚脐上有“神阙穴”,是守护中焦脾土的关键,是培元固本的要穴。神阙穴一旦受寒,孩子就会出现拉肚子等肠胃方面的问题,脾系也会受损。
5.不要汗出当风孩子大汗时,毛孔腠理是疏松的,马上进入空调房或吹风扇,就叫汗出当风。这种情况下,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继而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受寒表现。即使孩子没有马上感冒发烧,并不等于没有问题,寒气入侵,闭门留寇,累积久了就会发作生病。 所以孩子出门玩了一身汗回家时,妈妈要让孩子等汗液适当退去,将身上的汗擦干,并换上干爽的衣裤后,再进入空调房间。
用好这3个妙招陪孩子安心吹空调
1.增强体质在正确使用空调的基础上,最好的办法还是帮助孩子增强体质。夏季妈妈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吃水果蔬菜补充津液,边吃边观察孩子的情况,反馈式喂养。 另外,还要保证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出去晒晒太阳。比如,你可以趁早晚温度不高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给孩子补充一点阳气。具体可以参考文章《一个提升体质的办法:待在阳光下》。
2.预防积食妈妈需要注意,一旦孩子有积食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积食,否则积食伤脾后,孩子免疫力和体质都会下降,此时吹空调更容易受寒拉肚子。建议孩子有积食症状的时候,适当喝点消食导滞的汤水——焦三仙水。
做法:3岁以内(包括3岁),取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3g;3岁以上各取10g,放入适量水,用砂锅煮开后转小火煮20钟即可。 煮好的水,在每次吃饭后喝一小碗。一次喝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藏,要喝的时候加热就好了。最好当天煮好当天喝完,否则两三天后就失效了。
山楂味酸、甘,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功效。生山楂多用于散瘀。山楂炒制焦黄能增强消食导滞的能力,可消肉食油腻的积食。
麦芽甘平,生麦芽主要用于疏肝气,可回乳,哺乳期的妈妈不可食用。麦芽炒焦能扭转它疏肝通乳的功效,从而起到健脾消食的作用,可消米、面、薯、芋等积食。
焦神曲主要是消大米、面类食物。三者互补,便能化解日常各种情况引起的积食。
3.驱寒祛湿警惕的妈妈可以在孩子打喷嚏时,就开始预防感冒了。可以将煮熟的热鸡蛋,用毛巾包着滚一滚孩子的风池穴,滚个几分钟,孩子就能微微发汗了,再用吹风机开热风吹干皮肤上的汗液,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汗解表驱除表邪。
孩子单纯怕冷时,可以取2~3片生姜,5~6枚去核的大枣,加红糖煮水喝。偶尔喝喝可以温中散寒,驱除寒气,但不适宜长期喝。
发布于:四川